复禾问答 肿瘤科

淋巴结充血是如何引起来的?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医生回答专区

张笑
张笑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医生推荐

相似问题

推荐 玫瑰疹是怎么引起来的

玫瑰疹通常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或7型感染引起,主要影响婴幼儿,表现为高热后全身出现玫瑰色斑丘疹。发病机制主要有病毒初次感染、免疫系统应答、皮疹发作三个阶段。

1. 病毒感染

人类疱疹病毒6型是主要病原体,通过唾液传播。病毒侵入口腔黏膜后,经血液扩散至全身,潜伏期约5-15天。病毒在淋巴细胞中复制,激活机体免疫反应,导致发热等前驱症状。

2. 免疫反应

病毒刺激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抗体,引发全身炎症反应。发热期持续3-5天,体温可达39-40摄氏度。退热后病毒被抑制,但未完全清除,可长期潜伏在唾液腺和骨髓中。

3. 皮疹形成

热退后24小时内出现直径2-5毫米的玫瑰色斑丘疹,先发于躯干后蔓延至四肢。皮疹由病毒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在皮肤血管周围引起,不伴瘙痒,1-3天自行消退不留痕迹。

4. 遗传易感性

部分患儿存在HLA基因多态性,导致对HHV-6病毒易感。有家族史者发病率较高,同卵双胞胎共患病率超过80%,提示遗传因素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5. 继发感染

免疫功能低下患儿可能出现病毒再激活或继发细菌感染。极少数可并发脑炎、肝炎等严重并发症,需警惕持续高热、惊厥、意识改变等神经系统症状。

玫瑰疹患儿应保持皮肤清洁,穿着宽松棉质衣物,避免抓挠。发热期多饮水,物理降温,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饮食以易消化流质为主,补充维生素C。皮疹消退后1周内避免剧烈运动,注意观察有无复发迹象。成人接触患儿后需洗手,孕妇应避免接触以防胎儿感染。

科普推荐

查看更多科普
查看更多科普

医院推荐

更多

行业资讯

热门标签

肾炎 尿毒症 胆结石 胆管结石 窦性停搏 喉角化症 适应障碍 卡波西肉瘤 肠易激综合征 梗阻性脑积水

医药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