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脱离可通过玻璃体切除术、巩膜扣带术、激光治疗、冷冻治疗、气体填充术等方式治疗。视网膜脱离通常由视网膜裂孔、高度近视、眼外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玻璃体变性等原因引起。
1、玻璃体切除术:
通过微创手术切除病变的玻璃体,解除对视网膜的牵拉。适用于伴有严重玻璃体出血或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患者。术后需保持特定体位以促进视网膜复位。
2、巩膜扣带术:
在眼球外壁放置硅胶带压迫巩膜,使脱离的视网膜重新贴附。适用于视网膜裂孔较小且无明显增殖的情况。手术创伤相对较小,恢复期需避免剧烈运动。
3、激光治疗:
采用激光封闭视网膜裂孔或变性区,防止液体进入视网膜下腔。适用于早期视网膜脱离或预防性治疗。治疗过程无切口,但需多次操作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4、冷冻治疗:
通过低温使裂孔周围视网膜与脉络膜形成粘连。常用于周边部视网膜裂孔的治疗。可能引起暂时性结膜水肿,术后需定期复查。
5、气体填充术:
向眼内注入膨胀气体顶压脱离的视网膜。多联合玻璃体切除术使用,要求患者术后保持特定头位。气体吸收过程中需避免高空飞行。
视网膜脱离术后需补充富含维生素A和叶黄素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避免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定期进行眼底检查,控制血糖血压,高度近视者应避免跳水、蹦极等可能引发眼压骤变的运动。出现闪光感或飞蚊症加重时需立即就医。
视网膜脱离手术后取出硅油的时间一般为3-6个月,具体需根据患者视网膜复位情况、术后恢复速度及医生评估决定。
硅油填充是视网膜脱离手术中常用的辅助手段,主要用于支撑视网膜复位并维持眼内压力稳定。术后1-4周需密切观察视网膜贴合状态,若恢复良好且无新发裂孔或出血,可初步评估硅油留存必要性。术后2-3个月是视网膜稳固的关键期,此时通过眼底检查、OCT成像确认视网膜结构稳定后,部分患者可开始考虑取出硅油。对于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或合并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者,硅油留存时间可能延长至4-6个月,以确保视网膜再次脱离风险降至最低。硅油长期留存可能引发继发性青光眼、角膜变性等并发症,但过早取出又可能增加视网膜再脱离概率,因此需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复查。
术后应避免剧烈运动或头部剧烈晃动,防止硅油移位影响视网膜复位。保持清淡饮食,控制血压血糖稳定,减少眼底出血风险。若出现突发视力下降、眼压升高或眼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硅油取出后仍需定期随访,监测视网膜状态至少6个月至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