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勇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创科
脊肌萎缩症导致的脊柱侧弯可通过物理治疗、矫形支具、药物治疗、康复训练、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脊肌萎缩症是一种遗传性神经肌肉疾病,因运动神经元退化导致肌肉萎缩,可能引发脊柱骨骼结构异常。
针对轻度脊柱侧弯,可通过专业物理治疗改善肌肉力量和脊柱稳定性。热敷和低频电刺激有助于缓解背部肌肉紧张,水中运动能减轻关节负荷。需在康复师指导下定期进行,避免过度牵拉导致损伤。
青少年患者骨骼未闭合时,定制矫形支具可延缓侧弯进展。波士顿支具或密尔沃基支具需每日佩戴18-20小时,每3-6个月调整一次。需配合呼吸训练防止胸廓受限,出现皮肤压疮需及时处理。
脊肌萎缩症基础治疗药物如诺西那生钠注射液可延缓疾病进展。针对脊柱侧弯疼痛可短期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或塞来昔布胶囊,肌肉痉挛可选用巴氯芬片。所有药物需严格遵循神经科医师处方。
施罗德三维脊柱矫正操能改善躯干对称性,配合呼吸训练增强肺活量。平衡训练使用瑞士球和平衡垫,每周3-5次。训练强度以不诱发肌肉疲劳为度,需家属辅助保护防止跌倒。
侧弯角度超过40度或影响心肺功能时,需行脊柱后路融合术。术中采用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可能联合胸廓成形术。术后需石膏固定3-6个月,存在神经损伤、感染等风险,需多学科团队评估。
日常需保持坐卧姿势正确,使用记忆棉床垫和腰部支撑靠垫。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如牛奶、西蓝花等。定期监测肺功能和脊柱X线,避免提重物和剧烈扭转动作。建议家长协助记录症状变化,每3-6个月至神经内科和骨科联合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