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接触性皮炎的诱因

5.11万次浏览

聂小娟 副主任医师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接触性皮炎主要由直接接触外界刺激物或过敏原引发,常见诱因包括化学物质、金属、植物、日用品及环境因素等。该疾病表现为皮肤红斑、瘙痒、水疱等症状,及时识别并避免接触诱因是关键防治措施。

1、化学物质

染发剂、清洁剂中的苯胺衍生物或强酸强碱可直接损伤皮肤屏障。部分人群接触洗洁精后可能出现手部干燥脱屑,严重时引发渗出性皮炎。建议使用防护手套,急性期可遵医嘱外用氢化可的松乳膏或口服氯雷他定片缓解症状。

2、金属成分

镍、铬等金属离子通过汗液溶解渗透至表皮深层。佩戴含镍首饰后常见耳垂、颈部出现边界清晰的红色丘疹,可能伴随灼热感。确诊后需避免接触金属物品,必要时使用他克莫司软膏或吡美莫司乳膏进行免疫调节治疗。

3、植物过敏

漆树、毒葛等植物含有的漆酚类物质可诱发Ⅳ型变态反应。野外活动后四肢暴露部位可能出现线状排列的水疱,伴有剧烈瘙痒。应立即用肥皂水冲洗接触部位,医生可能建议涂抹糠酸莫米松凝胶或口服西替利嗪滴剂。

4、日用品刺激

橡胶手套中的硫化剂或化妆品防腐剂可能引起迟发型超敏反应。使用新护肤品后面部出现水肿性红斑时,应停用可疑产品,破损皮肤可短期应用复方倍氯米松樟脑乳膏,配合冷敷缓解不适。

5、环境因素

紫外线、冷热刺激等物理因素可加重皮肤敏感状态。冬季干燥环境下接触冷水易诱发指尖皲裂,夏季汗液浸渍可能促进过敏原渗透。日常需加强保湿护理,选用不含香精的维生素E乳膏修复皮脂膜。

预防接触性皮炎需建立个人过敏档案,新购衣物建议洗涤后再穿,家居清洁时选择中性洗涤剂。出现持续不退的皮肤症状或全身反应如呼吸困难时,须立即至皮肤科就诊。长期反复发作者可考虑斑贴试验明确过敏原,日常生活中注意穿戴纯棉衣物减少摩擦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