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伟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宝宝咳嗽咳吐可能由呼吸道感染、胃食管反流、过敏反应、异物吸入、百日咳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保持呼吸道通畅、调整喂养方式、药物治疗、环境控制、疫苗接种等方式缓解。建议家长密切观察症状变化,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病毒或细菌感染引发的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会刺激气道黏膜,剧烈咳嗽时腹压增高可能导致呕吐。患儿常伴有发热、痰鸣音等症状。医生可能开具小儿止咳糖浆、阿莫西林颗粒、氨溴索口服溶液等药物。家长需保持室内湿度,帮助拍背排痰。
婴幼儿贲门括约肌发育不完善,喂养后平卧易致胃内容物反流,刺激咽喉引发咳嗽反射并伴随呕吐。表现为进食后呛咳、吐奶块。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调节胃肠功能,喂奶后竖抱拍嗝20分钟。
接触尘螨、花粉等过敏原会诱发过敏性咳嗽,气道痉挛可能引发呕吐。多伴有眼鼻瘙痒、皮疹等表现。医生可能建议氯雷他定糖浆、孟鲁司特钠咀嚼片等抗过敏药物。家长需定期清洗床品,使用空气净化器减少过敏原。
小玩具零件或食物残渣误入气道会引起突发性呛咳伴呕吐,可能出现面色青紫、呼吸困难等危急症状。须立即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排除异物,并送往急诊进行支气管镜取出。日常生活中家长应避免给幼儿接触细小物品。
百日咳杆菌感染的特征是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发作末梢常伴随鸡鸣样回声和呕吐。婴儿可能出现窒息风险。确诊后需使用红霉素干混悬剂等抗生素,接种百白破疫苗可有效预防。患病期间要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咳嗽诱发因素。
家长应注意记录咳嗽发作时间、呕吐物性状及伴随症状,避免自行使用镇咳药物。保持居室通风湿润,将婴儿床调整为30度斜坡位。喂养时采取少量多次原则,选择易消化食物。如出现呼吸急促、精神萎靡、呕吐物带血等情况需立即急诊处理。定期接种疫苗、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是重要的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