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勇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创科
脚眼关节疼可能由踝关节扭伤、骨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跟腱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休息制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
踝关节扭伤可能与运动损伤、行走姿势不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局部肿胀、皮下淤血等症状。急性期可采取冰敷减轻肿胀,后期热敷促进血液循环。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云南白药气雾剂、活血止痛胶囊等药物。建议避免患肢负重活动,必要时使用护踝固定。
骨关节炎可能与关节退行性变、长期劳损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晨僵、关节摩擦感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玻璃酸钠注射液等药物改善关节功能。日常应注意控制体重,减少爬楼梯等加重关节负荷的活动。
痛风性关节炎可能与高尿酸血症、嘌呤代谢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夜间突发剧痛、皮肤发红发热等症状。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秋水仙碱片、依托考昔片、苯溴马隆片等药物。日常需严格限制动物内脏、海鲜等高嘌呤食物摄入,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毫升以上。
类风湿关节炎可能与自身免疫异常、遗传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对称性关节肿痛、乏力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甲氨蝶呤片、来氟米特片、雷公藤多苷片等抗风湿药物。建议保持关节保暖,进行游泳等低冲击运动维持关节活动度。
跟腱炎可能与运动过度、鞋子不合适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跟腱部位压痛、活动时疼痛加重等症状。急性期应停止运动,使用跟腱保护垫减轻压力。可遵医嘱使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酮洛芬肠溶胶囊、超声波理疗等治疗方式。
脚眼关节疼患者应注意选择软底缓冲性能好的鞋子,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每日可进行踝泵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具体方法为平躺时缓慢做脚尖上勾和下踩动作。若疼痛持续超过一周或出现关节变形、发热等症状,应及时至风湿免疫科或骨科就诊,完善X线、尿酸检测等检查明确病因。关节炎症发作期间可适当抬高患肢,睡眠时在脚踝下方垫软枕减轻肿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