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宝宝皮肤出现红疙瘩伴随水泡可能由湿疹、水痘、手足口病、接触性皮炎、脓疱疮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护理、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明确诊断后遵医嘱处理。
湿疹可能与遗传过敏体质或环境刺激有关,表现为皮肤红斑、丘疹、水疱伴渗出。家长需保持宝宝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抓挠,可遵医嘱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炉甘石洗剂、地奈德乳膏等药物。哺乳期母亲应减少高蛋白饮食摄入。
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初期为红色斑疹,迅速发展为透明水泡。家长需隔离患儿,剪短指甲防止抓破水泡,可遵医嘱使用阿昔洛韦颗粒、喷昔洛韦乳膏、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抗病毒治疗。发热时可物理降温。
手足口病多由肠道病毒引起,口腔、手足部位出现红色丘疹和水泡。家长需注意宝宝口腔清洁,给予流质饮食,可遵医嘱使用开喉剑喷雾剂、康复新液、利巴韦林颗粒等药物。密切观察是否出现高热或精神萎靡等重症表现。
接触性皮炎常因衣物摩擦、洗涤剂残留等刺激导致,表现为接触部位红肿、水疱。家长应立即去除致敏原,用清水冲洗患处,可遵医嘱使用硼酸洗液湿敷、莫匹罗星软膏、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预防感染和缓解症状。
脓疱疮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特征为脓性水泡和蜜黄色结痂。家长需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洁创面,避免扩散,可遵医嘱使用夫西地酸乳膏、红霉素软膏、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等抗生素药膏。患儿衣物应煮沸消毒。
日常护理中家长需注意保持宝宝皮肤清洁,选择纯棉透气衣物,避免过热出汗。饮食宜清淡,补充维生素丰富的水果蔬菜。患病期间避免去公共场所,玩具餐具定期消毒。若水泡破溃渗液增多或伴随发热,须立即就医。恢复期可涂抹医用凡士林保护新生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