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同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外科
小孩得脓毒症可能与遗传易感性、皮肤黏膜损伤、免疫功能低下、严重感染、慢性疾病等因素有关。脓毒症是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发热或体温过低、呼吸急促、心率增快等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检查,并严格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治疗。
部分儿童存在基因多态性改变,可能导致免疫应答异常,增加脓毒症发生概率。这类患儿可能伴有反复感染史或家族遗传病史。治疗需以预防为主,家长应注意加强日常防护,避免接触感染源,定期监测体温变化。临床可能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控制感染。
婴幼儿皮肤屏障功能较弱,烫伤、外伤或湿疹破溃后,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易侵入血流。患儿常见局部红肿、渗液伴全身寒战。家长需保持创面清洁,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严重时需静脉输注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
早产儿、营养不良或患有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的儿童,其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降低,难以有效清除病原体。这类患儿易出现持续高热、精神萎靡。治疗需补充免疫球蛋白,必要时使用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等广谱抗生素,家长应确保患儿摄入充足营养。
肺炎链球菌性肺炎、化脓性脑膜炎等重症感染未及时控制时,病原体毒素可触发全身炎症风暴。患儿多有原发感染灶症状如咳嗽、颈强直等。需联合使用注射用美罗培南及人血白蛋白,家长要密切观察意识状态变化。
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基础疾病患儿,其机体抵抗力持续低下,轻微感染即可发展为脓毒症。特征表现为反复发热伴器官功能损害。除抗感染治疗外,需积极控制原发病,可能需输注注射用伏立康唑等抗真菌药物。
预防儿童脓毒症需家长做好日常护理,保持居室通风,按时接种疫苗,避免带儿童去人群密集场所。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患儿,应定期复查免疫指标,出现持续发热、进食减少等情况时须立即就医。治疗期间需保证卧床休息,给予易消化的高蛋白食物如蒸蛋羹、鱼肉泥,并遵医嘱完成全程抗生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