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卫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眼科
视网膜脱落后眼球萎缩可能与视网膜脱离未及时治疗、眼内炎症反应、长期低眼压、视神经萎缩、眼球供血不足等因素有关。视网膜脱离是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分离的病理状态,若未及时复位可能导致眼球结构破坏,需通过玻璃体切割术、巩膜扣带术等手术治疗。
视网膜脱离超过3个月未复位时,感光细胞逐渐凋亡,玻璃体腔可能被纤维组织填充。患者常伴随视力骤降、视野缺损等症状。需尽快行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硅油填充,术后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预防感染,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控制炎症。
长期视网膜脱离可诱发葡萄膜炎,炎性因子导致睫状体分泌功能减退。典型表现为眼痛、畏光、房水混浊。需局部注射曲安奈德注射液抑制炎症,配合普拉洛芬滴眼液和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控制继发性青光眼。
眼球萎缩常见于眼压持续低于6mmHg超过1个月,与睫状体上皮功能衰竭有关。患者可能出现眼球塌陷、角膜水肿。需通过睫状体光凝术恢复眼压,术后使用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调节房水生成。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或长期缺血可导致视神经纤维变性。表现为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需营养神经治疗如甲钴胺片、胞磷胆碱钠胶囊,严重者需视神经管减压术。
颈动脉狭窄或眼动脉栓塞会导致眼球缺血性萎缩。伴随眼睑下垂、眼球运动障碍。需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改善血供,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和胰激肽原酶肠溶片促进微循环。
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需严格保持俯卧位1-2周,避免剧烈运动及揉眼。每日监测眼压变化,按医嘱使用抗生素眼药水。饮食应增加深色蔬菜和深海鱼类摄入,补充叶黄素和维生素C。若出现眼红、眼痛加重需立即复查,晚期眼球萎缩可考虑义眼台植入术改善外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