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伟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孩子反复夜间发热可能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尿路感染、川崎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因素有关。建议家长及时监测体温,观察伴随症状,并就医明确病因。
病毒或细菌感染可能引发鼻塞、咽痛等症状,夜间体温调节功能减弱可能导致发热加重。家长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让孩子多饮温水。医生可能根据病原体选择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利巴韦林颗粒等药物。
肺部感染可能引起咳嗽、呼吸急促,夜间平卧时痰液积聚可能加重发热。家长应注意孩子呼吸频率,避免仰卧位睡眠。临床常用头孢克肟颗粒、阿奇霉素干混悬剂配合布洛芬混悬液退热。
婴幼儿排尿系统发育不完善,细菌逆行感染可能导致排尿哭闹、反复发热。家长应勤换尿布,保持会阴清洁。治疗需使用头孢地尼分散片等抗生素,配合碳酸氢钠片碱化尿液。
这种血管炎性疾病可能出现持续高热伴草莓舌、皮疹等症状。家长发现孩子眼结膜充血或手足肿胀应及时就医。治疗需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
EB病毒感染可能导致长期低热、颈部淋巴结肿大。家长应避免让孩子剧烈运动以防脾破裂。医生可能开具更昔洛韦分散片配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
家长应记录孩子每日体温变化曲线,发热期间采用温水擦浴物理降温,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睡衣。饮食以易消化的粥类、果蔬泥为主,避免高糖食物。若发热超过72小时或出现抽搐、意识模糊等症状,须立即急诊处理。恢复期注意补充乳铁蛋白等营养素增强免疫力,定期复查血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