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卫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眼科
针眼通常是指麦粒肿,可能由细菌感染、用眼不卫生、免疫力低下、睑板腺功能障碍、糖尿病等因素引起。麦粒肿主要表现为眼睑红肿热痛、局部硬结、脓液积聚等症状,可通过热敷、抗生素治疗、手术引流等方式缓解。
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侵入睫毛毛囊或睑板腺会导致麦粒肿。患者可能出现眼睑边缘红肿、触痛明显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红霉素眼膏、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等药物控制感染。避免用手揉眼,保持眼部清洁有助于预防复发。
未及时卸妆、佩戴隐形眼镜时间过长或共用眼部化妆品可能引发麦粒肿。症状包括眼睑轻微肿胀、异物感等。需停用隐形眼镜,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洁睑缘。建议选择无防腐剂人工泪液如玻璃酸钠滴眼液缓解不适。
长期熬夜、压力过大或感冒期间易发麦粒肿。伴随症状可能有反复发作、愈合缓慢等。可口服维生素C片增强抵抗力,局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若合并全身症状需排查基础疾病。
油脂分泌异常会导致腺体堵塞形成麦粒肿。特征为睑缘油性分泌物增多、反复出现硬结。需每日用40℃左右热毛巾敷眼5-10分钟,配合睑缘按摩。严重者可短期使用四环素可的松眼膏调节腺体功能。
血糖控制不佳者易发生顽固性麦粒肿。典型表现为治疗反应差、多发性脓肿。除局部使用加替沙星眼用凝胶外,需监测血糖并优化降糖方案。合并感染时可能需口服头孢克洛分散片。
预防麦粒肿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用眼。饮食宜清淡,适量补充维生素A和锌。出现眼睑红肿时避免挤压,早期48小时内冷敷可减轻肿胀,后期热敷促进排脓。若3日内无缓解、视力受影响或发热,应及时至眼科就诊。糖尿病患者需特别注意眼部卫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