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健鹏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肿瘤中心
癌症病人脚肿可能与淋巴回流受阻、低蛋白血症、深静脉血栓、药物副作用、肿瘤压迫等因素有关。脚肿通常表现为单侧或双侧下肢肿胀、皮肤紧绷、按压凹陷等症状,需结合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
肿瘤转移或放疗损伤可能导致淋巴管阻塞,引发淋巴水肿。患者常见下肢渐进性肿胀,皮肤增厚变硬。可通过穿戴压力袜、手法淋巴引流缓解症状,严重时需手术重建淋巴通路。常用药物包括地奥司明片、迈之灵片等改善微循环制剂。
恶性肿瘤消耗或化疗影响可能导致血浆白蛋白降低,血管内胶体渗透压下降引发水肿。表现为对称性凹陷性水肿,伴乏力、腹水。需补充人血白蛋白注射液,配合口服复方氨基酸胶囊,同时增加鱼肉、蛋清等高蛋白饮食。
肿瘤相关高凝状态或长期卧床易形成下肢静脉血栓。突发单侧腿肿伴疼痛、皮温升高是典型表现。需立即进行血管超声检查,使用那屈肝素钙注射液抗凝,严重者植入下腔静脉滤器。禁止按摩肿胀部位以防血栓脱落。
化疗药如多西他赛注射液、靶向药如贝伐珠单抗注射液可能引起毛细血管渗漏导致水肿。通常呈对称性,停药后逐渐消退。可短期使用呋塞米片利尿,配合黄芪颗粒健脾利水,用药期间需监测电解质。
盆腔或腹膜后肿瘤压迫下腔静脉或髂静脉时,会导致静脉回流障碍。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双侧下肢水肿,可能伴腹壁静脉曲张。需通过CT评估压迫程度,采用放疗缩小肿瘤体积,必要时放置静脉支架解除压迫。
癌症患者出现脚肿应每日测量腿围变化,睡眠时垫高下肢促进回流。限制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3克,避免长时间站立。记录24小时出入量,观察是否伴随呼吸困难或尿量减少。所有利尿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及电解质。若肿胀持续加重或出现皮肤破溃、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