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新宇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心血管内科
心脏瓣膜钙化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具体需根据钙化程度及症状决定。心脏瓣膜钙化可能与年龄增长、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心悸、胸闷、活动耐力下降等症状。
对于轻度钙化或无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盐酸地尔硫卓缓释胶囊等药物延缓钙化进展。若合并心力衰竭,可能需联合呋塞米片、螺内酯片等利尿剂改善心功能。药物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心脏超声,评估瓣膜功能变化。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适用于高危手术患者,通过股动脉植入人工瓣膜。球囊瓣膜成形术可用于二尖瓣钙化狭窄的临时缓解,但远期效果有限。介入治疗创伤较小,术后恢复较快,但需严格评估适应证。
中重度钙化伴明显症状者需行瓣膜修复或置换术,机械瓣耐久性好但需终身抗凝,生物瓣无须抗凝但使用寿命较短。手术方式包括传统开胸与微创小切口,具体选择需结合患者年龄、基础疾病等综合判断。
控制高血压可选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糖尿病患者需维持血糖稳定。风湿活动期应规范使用青霉素V钾片预防链球菌感染。合并冠心病者可能需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治疗,从源头减缓钙化进展。
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避免腌制食品。适度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以不诱发胸闷为度。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肥胖者需减重至体质指数小于28。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突然剧烈活动。
心脏瓣膜钙化患者应每3-6个月复查心脏超声,监测瓣膜功能变化。日常注意记录活动后心悸、气促等症状变化,避免感染诱发心衰。饮食以低脂高纤维为主,可适量食用深海鱼、燕麦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若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或下肢水肿,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