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家泉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眼科
眼保健操对缓解视疲劳有一定帮助,但无法治疗近视或其他眼部疾病。眼保健操主要通过按摩穴位、调节睫状肌紧张度来改善眼部血液循环,适合用眼过度后放松。
眼保健操的作用机制基于中医经络理论和现代视光学原理。通过按压睛明穴、四白穴等特定穴位,可刺激神经反射,促进泪液分泌,缓解干眼症状。同时闭眼转动眼球能放松睫状肌,减轻因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导致的调节痉挛。对于学生、办公室人群等需要持续用眼者,规律做操可暂时改善眼胀、视物模糊等视疲劳症状。临床观察显示,正确操作眼保健操可使部分人群的调节灵敏度提升,但效果通常维持较短时间。
眼保健操对真性近视的防控作用有限。近视的发生发展与眼轴增长、遗传因素等密切相关,单纯依靠按摩无法逆转已形成的器质性改变。部分宣传中夸大其治疗近视的效果缺乏循证医学证据。对于青光眼、视网膜病变等器质性疾病,不当按压还可能加重病情。穴位定位不准、力度过大等错误操作反而可能造成眼睑损伤或角膜擦伤。
建议将眼保健操作为用眼间歇的辅助放松手段,每日重复进行2-3次,每次持续5分钟。操作时保持双手清洁,力度以轻微酸胀感为宜。出现明显眼红、疼痛时应立即停止。儿童需在家长监督下规范动作,避免手指接触眼球。同时仍需保证每日户外活动时间,控制连续用眼时长,定期进行专业视力检查,综合维护眼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