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向宁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产科
哺乳期间怀孕后一般可以继续喂奶,但需结合个体健康状况调整喂养方式。哺乳期怀孕可能因激素变化导致乳汁减少或味道改变,若母体无妊娠高危因素且胎儿发育正常,可持续母乳喂养;若出现宫缩频繁、营养不良或先兆流产等情况,需暂停哺乳并就医评估。主要有乳汁分泌变化、营养需求增加、宫缩风险、婴儿适应性和医生评估等影响因素。
怀孕后催乳素水平可能下降,部分母亲会出现乳汁量减少或成分改变,此时需观察婴儿体重增长是否达标。母体对钙、铁及蛋白质的需求量显著增加,需通过膳食或营养补充剂满足双重供给,避免因营养不足影响胎儿发育或自身健康。频繁哺乳可能刺激宫缩,对于有流产史或宫颈机能不全的孕妇,需限制哺乳频率并监测宫缩情况。
少数情况下,若孕妇出现严重贫血、妊娠高血压或胎盘功能异常,需立即停止哺乳。早孕反应剧烈的母亲可能因脱水或电解质紊乱导致乳汁质量下降,需优先治疗妊娠并发症。双胎妊娠或子宫敏感者哺乳时宫缩强度可能增加,需通过胎心监护评估安全性。婴儿若出现拒奶、腹泻等不适应症状,应考虑转换为配方奶喂养。
建议定期进行产前检查,监测血红蛋白、子宫敏感度等指标。哺乳时选择舒适体位减轻腹部压力,每日增加500大卡热量及30克蛋白质摄入。出现腹痛、阴道出血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逐步断奶。哺乳期间怀孕者应避免自行服用回奶药物,确保医疗干预的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