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勇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创科
肩周炎可通过肩部活动受限、夜间疼痛加重、局部压痛等症状判断,通常由肩关节退行性变、长期劳损、外伤、糖尿病或甲状腺疾病等因素引起。若出现持续性肩痛伴功能障碍,建议尽早就医明确诊断。
肩周炎患者常表现为主动与被动活动均受限,尤其是外展、上举、后伸等动作。典型表现为梳头、穿衣困难,严重时无法完成抬手至头顶的动作。可通过摸背试验或外展角度测量初步评估,正常肩关节外展可达180度,肩周炎患者多低于90度。
静息痛是肩周炎的特征之一,夜间平卧时患侧受压易出现钝痛或刺痛,常影响睡眠。疼痛多集中于肩峰周围,可能放射至三角肌止点或上臂外侧。部分患者需用枕头支撑患肢才能入睡,寒冷或潮湿环境可能加重症状。
按压肩关节周围特定部位如喙突、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肩峰下等处可诱发明显压痛。病程较长者可能触及关节囊增厚或粘连结节。急性期可见局部轻微肿胀,但皮肤通常无发红发热等炎症表现。
X线检查可排除骨折或骨关节炎,部分患者显示肩峰下间隙变窄。超声或MRI能发现关节囊增厚、肩袖肌腱水肿等改变。关节造影可见关节腔容积缩小,这是冻结期的典型表现。
疼痛期以活动痛为主持续2-9个月,冻结期关节僵硬显著持续4-12个月,解冻期功能逐渐恢复需5-26个月。糖尿病患者的病程往往更长,可能双侧发病。
日常应注意避免提重物或过度使用患肢,睡眠时保持肩部温暖。可进行钟摆运动、爬墙训练等康复锻炼,疼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或洛索洛芬钠片,但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若保守治疗3-6个月无效,需考虑关节腔注射或关节镜松解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