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骨折手术后多久可以行走

1.7万次浏览

张博 副主任医师

张博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骨科

脊柱骨折手术后一般需要1-3个月可以行走,具体恢复时间与骨折严重程度、手术方式、术后康复情况等因素有关。

脊柱骨折手术后能否行走及恢复时间需根据个体差异综合评估。对于稳定性骨折且采用微创手术的患者,若术后复查显示内固定牢固、无神经损伤,配合早期康复训练,部分患者可能在1个月左右借助支具短时间站立或缓慢行走。术后2-3个月时,多数患者经影像学确认骨折愈合良好后,可逐步增加行走时间和强度。康复过程中需严格遵循医嘱进行核心肌群训练,避免弯腰、扭转等动作,行走时应使用助行器或腰围保护。术后3-6个月是功能恢复关键期,此时骨折已基本愈合,可通过物理治疗改善脊柱活动度,但需避免负重和剧烈运动。

术后行走时间延长的情况多见于多节段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或骨质疏松严重的患者。这类患者需更长时间卧床休息,待骨折愈合稳定后再尝试站立训练。高龄患者或存在基础疾病者,康复进程可能延缓至4-6个月。无论恢复快慢,术后均须定期复查X线或CT,由医生评估骨折愈合情况后再调整康复方案。过早负重行走可能导致内固定失效或椎体再骨折,而过度延迟活动又可能引发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脊柱骨折术后康复需制定个性化方案,建议在康复医师指导下分阶段进行。初期以床上踝泵运动、直腿抬高等预防血栓训练为主,中期逐步过渡到坐位平衡训练和站立台适应,后期再加强步态训练。饮食上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应达到每公斤体重1.2-1.5克。睡眠时保持脊柱轴线位,选择硬度适中的床垫,避免久坐久站。若出现下肢麻木、疼痛加重或行走困难,应及时复诊排除内固定松动或神经压迫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