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抽动症是什么

许瑞英 主任医师

许瑞英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小儿抽动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表现为不自主的、重复的肌肉抽动或发声,治疗包括行为疗法、药物治疗和心理支持。抽动症可能与遗传、神经递质异常、环境压力等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小儿抽动症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倾向,父母或近亲中有抽动症病史的儿童患病风险较高。建议有家族史的家长关注孩子的早期症状,及时就医。

2、神经递质异常:抽动症可能与大脑中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异常有关。药物治疗中常用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如氟哌啶醇、利培酮等,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环境压力:心理压力、家庭环境紧张等外部因素可能诱发或加重抽动症状。行为疗法如习惯逆转训练、暴露与反应预防等,能帮助患儿减少抽动频率。

4、生理因素: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神经系统尚未完全成熟,可能导致抽动症状。家长应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避免过度刺激,帮助孩子保持情绪稳定。

5、心理支持:抽动症患儿常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心理支持和教育干预尤为重要。家长和学校应给予理解和支持,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减少心理负担。

小儿抽动症的治疗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早期发现和干预是关键。通过行为疗法、药物治疗和心理支持,大多数患儿症状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症状变化,及时与医生沟通,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