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抽动症的治疗

杨小凡 主任医师

杨小凡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儿科

小儿抽动症可通过行为疗法、药物治疗、心理干预、家庭支持和环境调整等方式治疗。小儿抽动症可能与遗传因素、神经发育异常、心理压力、环境刺激和免疫系统紊乱等原因有关。

1、行为疗法:行为疗法是治疗小儿抽动症的重要方法,主要包括习惯逆转训练和暴露与反应预防。习惯逆转训练通过教会患儿识别抽动前兆并采取替代行为来减少抽动频率。暴露与反应预防则通过让患儿在特定情境下抑制抽动,逐步增强自我控制能力。

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常用于中重度抽动症,常用药物包括氟哌啶醇片每日0.5-2mg、利培酮片每日0.25-1mg和阿立哌唑片每日2-10mg。这些药物通过调节多巴胺水平减轻抽动症状,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注意监测副作用。

3、心理干预:心理干预如认知行为疗法和放松训练有助于缓解患儿的焦虑和压力。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儿识别并改变负面思维模式,放松训练则通过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放松等方法减轻紧张情绪,从而减少抽动发作。

4、家庭支持:家庭支持对患儿的康复至关重要,家长需了解抽动症的特点,避免过度关注或责备患儿。建立稳定的家庭环境,给予患儿充分的关爱和理解,帮助其建立自信,有助于减轻症状。

5、环境调整:环境调整包括减少外界刺激和优化生活作息。避免让患儿接触过度紧张或刺激的电视节目、游戏等,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和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减少抽动发作的频率和强度。

小儿抽动症的治疗需要综合多方面措施,家长应鼓励患儿参与适度的体育活动,如游泳、瑜伽等,有助于放松身心。饮食上可增加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亚麻籽等,避免摄入过多咖啡因和糖分。定期复诊,与医生保持沟通,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是确保疗效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