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家泉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眼科
上睑下垂需警惕的人群主要包括先天性发育异常者、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眼部外伤或手术史者、中老年群体以及重症肌无力等特殊疾病患者。
先天性上睑下垂多由提上睑肌发育不全导致,常见于新生儿或婴幼儿群体。典型表现为单侧或双侧眼睑无法正常抬起,可能伴随弱视或散光等视力问题。这类患者需在3-5岁前完成评估,严重者需通过提上睑肌缩短术等手术干预,避免影响视觉发育。
脑卒中、脑肿瘤或动眼神经麻痹等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可引发获得性上睑下垂。此类患者常伴随复视、瞳孔异常等症状,需通过头颅CT或MRI明确病因。针对原发病的治疗如脑卒中溶栓、肿瘤切除后,部分患者眼睑功能可逐步恢复。
眼睑撕裂伤、眶骨骨折等外伤可能损伤提上睑肌或支配神经。外伤后3-6个月内若持续存在眼睑下垂,需考虑肌腱修复或悬吊术等治疗。特别注意车祸、运动伤害等高能量创伤后的迟发性上睑下垂。
50岁以上人群因皮肤松弛、肌腱变性可能出现老年性上睑下垂。典型表现为双眼睑对称性下垂伴额纹加深,严重时遮挡视野。轻度可通过提眉术改善,重度需行提上睑肌前徙术,术后需注意干眼症等并发症。
重症肌无力患者因神经肌肉接头障碍,表现为晨轻暮重的波动性上睑下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肌营养不良等系统性疾病也可导致此症状。需通过新斯的明试验、肌电图等确诊,针对原发病进行免疫调节或代谢控制。
日常需注意避免过度揉眼造成眼睑皮肤松弛,控制血糖血压等基础疾病。适度进行睁眼闭眼训练增强眼轮匝肌力量,佩戴合适框架眼镜避免代偿性仰头姿势。摄入富含维生素A和蛋白质的食物促进组织修复,定期眼科检查监测进展,突发双侧上睑下垂需立即就医排除重症肌无力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