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剑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骨科
强直性脊柱炎与腰椎间盘突出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病因、症状、检查结果及治疗方式上。强直性脊柱炎属于慢性炎症性疾病,腰椎间盘突出则是脊柱退行性病变。两者可通过影像学检查、血液检测及临床症状综合鉴别。
强直性脊柱炎与遗传和免疫异常密切相关,HLA-B27基因阳性率较高,炎症反应导致骶髂关节和脊柱韧带骨化。腰椎间盘突出多因椎间盘退变、外伤或长期劳损导致纤维环破裂,髓核压迫神经根。前者属于全身性自身免疫病,后者为局部机械性损伤。
强直性脊柱炎早期表现为晨僵、夜间腰背痛,活动后缓解,逐渐出现脊柱活动受限甚至驼背畸形,可能伴随虹膜炎等关节外表现。腰椎间盘突出以突发性腰痛伴下肢放射痛为主,咳嗽或久坐加重,直腿抬高试验阳性,通常无全身症状。
强直性脊柱炎X线可见骶髂关节侵蚀、硬化或融合,晚期呈竹节样脊柱;MRI显示骨髓水肿和脂肪沉积。腰椎间盘突出CT或MRI可见椎间盘向后突出压迫神经根,硬膜囊受压,严重者出现椎管狭窄,但无骶髂关节病变。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C反应蛋白、血沉等炎症指标升高,约90%患者HLA-B27阳性。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血液检查通常无异常,除非合并感染或肿瘤等特殊情况。
强直性脊柱炎需长期抗炎治疗,常用塞来昔布胶囊、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等药物控制炎症,生物制剂如阿达木单抗注射液可延缓进展。腰椎间盘突出急性期需卧床,使用甲钴胺片、洛索洛芬钠片缓解症状,严重者需椎间孔镜手术解除压迫。
日常需注意保持正确姿势,避免久坐或负重。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应坚持康复锻炼维持关节活动度,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需加强腰背肌训练。出现持续腰背痛或神经压迫症状时,应及时至风湿免疫科或骨科就诊,通过专科检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