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是否得了高危妊娠

1.75万次浏览

张向宁 主任医师

张向宁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产科

高危妊娠的判断需结合孕妇基础健康状况、妊娠期并发症及胎儿发育情况综合评估,主要依据包括孕妇年龄≥35岁或≤18岁、既往有不良孕产史、合并慢性疾病或妊娠期特有疾病、多胎妊娠或胎儿异常、胎盘或羊水异常等。

1、孕妇年龄因素

孕妇年龄超过35岁属于高龄妊娠,卵巢功能下降可能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等并发症概率。年龄小于18岁则生殖系统发育未完全成熟,易发生早产或低体重儿。这类孕妇需加强产前检查频率,建议每2-4周进行血压监测、糖耐量试验及胎儿超声评估。

2、不良孕产史

既往有复发性流产、死胎、早产或剖宫产史者,再次妊娠时风险显著升高。如曾发生子痫前期或胎盘早剥,需密切监测血压及胎盘功能。产检时应详细记录既往妊娠并发症情况,必要时进行抗磷脂抗体筛查等免疫学检查。

3、慢性疾病影响

孕前患有心脏病、肾脏疾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等慢性病,妊娠可能加重原有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需调整用药方案。这类孕妇需要产科与专科医生联合管理,妊娠早期即应评估器官功能状态。

4、多胎妊娠异常

双胎及以上多胎妊娠属于高危范畴,易并发贫血、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胎儿存在结构畸形或染色体异常时,需通过羊水穿刺等介入性产前诊断确认。建议每3-4周进行超声监测,重点观察胎儿生长差异及血流动力学变化。

5、胎盘羊水问题

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等异常可能引发产前出血,需提前制定剖宫产方案。羊水过少可能提示胎儿泌尿系统异常,过多则需排除妊娠期糖尿病。通过超声测量羊水指数及胎盘分级,可动态评估胎儿宫内安危状况。

确诊高危妊娠后应建立专项管理档案,营养方面需保证每日优质蛋白摄入不低于60克,优先选择鱼肉、禽蛋及豆制品。适度进行孕妇瑜伽等低强度运动,每周3-5次且单次不超过30分钟。睡眠时长建议维持在7-9小时,采取左侧卧位改善胎盘供血。出现持续性头痛、视物模糊或胎动异常时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