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健鹏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肿瘤中心
胃肠道间质瘤不一定是癌症,但具有潜在恶性倾向。胃肠道间质瘤属于间叶源性肿瘤,其生物学行为可从良性到恶性不等,主要取决于肿瘤大小、核分裂象计数及发生部位等因素。
多数胃肠道间质瘤表现为惰性生长,尤其是直径小于2厘米且核分裂象少的肿瘤,这类肿瘤完整切除后复发概率较低。部分病例可能长期无进展,甚至终身无需特殊治疗。但部分肿瘤具有侵袭性生长特征,可能侵犯周围组织或发生转移,此时属于恶性肿瘤范畴。病理学检查中若发现肿瘤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活跃或存在特定基因突变,往往提示恶性潜能较高。
极少数胃肠道间质瘤在初次诊断时已出现肝转移或腹膜播散,这类情况属于明确的恶性肿瘤。即使完整切除原发灶,仍需长期随访监测。对于高风险患者,术后可能需要接受靶向药物辅助治疗以降低复发概率。基因检测发现KIT或PDGFRA基因突变可进一步明确肿瘤性质并指导治疗。
建议确诊胃肠道间质瘤的患者定期复查腹部影像学,监测肿瘤变化。日常饮食需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持规律作息。若出现腹痛加重、呕血或黑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由专科医生评估是否需要干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