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出流产后抑郁

2.47万次浏览

张向宁 主任医师

张向宁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产科

流产后抑郁可通过心理疏导、社会支持、药物治疗、规律运动、专业干预等方式改善。流产后抑郁可能与激素水平波动、心理创伤、社会压力、人格特质、既往精神病史等因素有关。

1、心理疏导

认知行为疗法有助于调整消极思维模式,可通过记录情绪日记识别认知偏差。接纳与承诺疗法帮助患者接纳丧失体验,减少自我批判。建议每周进行1-2次心理咨询,重点处理内疚、自责等情绪。团体治疗中与其他流产女性分享经历,可减轻孤独感。

2、社会支持

伴侣应主动参与情绪安抚,避免回避谈论流产话题。家人可通过分担家务、陪伴就医等实际行动提供支持。加入流产互助社群能获得情感共鸣,但需选择专业机构运营的正规群体。工作单位可考虑给予短期弹性工作时间调整。

3、药物治疗

盐酸舍曲林片适用于伴随持续低落情绪的情况,能改善5-羟色胺系统功能。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对焦虑型抑郁效果较好,需注意胃肠道不良反应。米氮平片可改善睡眠障碍型抑郁,但需监测体重变化。所有药物均需精神科医生评估后使用,禁止自行调整剂量。

4、规律运动

每周3次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可促进内啡肽分泌缓解抑郁。瑜伽中的冥想呼吸能降低皮质醇水平,建议选择产褥期修复课程。团体舞蹈等社交性运动兼具情绪宣泄功能,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为宜。

5、专业干预

精神科医生可评估是否需结合经颅磁刺激等物理治疗。妇科内分泌检查排除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器质性问题。中医辨证施治采用疏肝解郁方剂,如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严重自伤倾向需考虑住院治疗,防止意外事件发生。

保持每日7-8小时睡眠有助于情绪稳定,睡前1小时避免使用电子设备。饮食中增加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三文鱼、核桃等食物。建立稳定的生活节律,设置可达成的小目标逐步恢复自信。回避可能触发负面情绪的婴儿用品店等场所,待情绪平稳后再逐步接触。若抑郁症状持续超过2周无缓解,或出现自杀念头,须立即到精神心理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