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涛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外科
脂肪肝的症状主要包括肝区不适、乏力、食欲减退等,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脂肪肝可能与肥胖、酗酒、糖尿病等因素有关,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脂肪肝患者可能出现右上腹隐痛或胀满感,可能与肝脏肿大牵拉肝包膜有关。轻度脂肪肝通常无明显症状,随着脂肪堆积加重,可能出现持续性钝痛。伴随症状包括恶心、嗳气等。生理性因素可通过低脂饮食和戒酒缓解,病理性因素需遵医嘱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水飞蓟宾胶囊等护肝药物。
脂肪肝导致的代谢异常可能引起全身倦怠感,尤其在活动后加重。部分患者伴随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出现血糖波动。建议控制每日总热量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E软胶囊、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等药物改善肝细胞功能。
肝脏消化功能受损可能导致厌油腻、早饱等症状。长期营养不良可能加重脂肪肝程度。需调整饮食结构,增加优质蛋白和膳食纤维摄入,必要时使用双环醇片调节肝酶水平。若合并胆汁淤积,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等并发症。
肥胖型脂肪肝患者多伴随腰围增加,而酒精性脂肪肝可能出现体重骤降。建议通过有氧运动每周减重0.5-1公斤,避免快速减肥导致肝损伤加重。合并代谢综合征者需监测血压血糖,可联合二甲双胍肠溶片控制基础疾病。
体检发现转氨酶升高是脂肪肝进展的重要信号,可能提示脂肪性肝炎。需完善超声和FibroScan检查评估肝纤维化程度。除基础治疗外,严重者可考虑使用奥利司他胶囊辅助减重,但须警惕药物性肝损伤风险。
脂肪肝患者日常需保持每日3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或游泳。饮食建议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控制精制糖和饱和脂肪摄入,适量补充坚果和深海鱼类。戒酒并保证充足睡眠,定期复查肝功能及肝脏超声。若出现黄疸或腹水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