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
慢性胃炎可通过调整饮食习惯、药物治疗、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缓解精神压力、中医调理等方式治疗。慢性胃炎通常由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用药、胆汁反流、自体免疫反应、不良生活习惯等原因引起。
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油腻、过酸或过热的食物,减少浓茶、咖啡、酒精等对胃黏膜的刺激。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南瓜、山药等,规律进餐并控制每餐进食量。烹饪方式推荐蒸煮炖,避免油炸烧烤。
抑酸药物如奥美拉唑可减少胃酸分泌,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能在溃疡面形成保护膜,促胃肠动力药如莫沙必利可改善消化不良。用药需遵医嘱,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急性发作期可短期使用铝碳酸镁等中和胃酸药物缓解症状。
幽门螺杆菌是主要致病因素,标准四联疗法包含质子泵抑制剂、两种抗生素和铋剂。治疗前需进行呼气试验确认感染,治疗期间严格按时服药,完成疗程后复查。此病菌可通过共餐传播,建议家庭成员同步检测。
长期焦虑紧张会通过脑肠轴影响胃酸分泌和黏膜修复。可通过正念冥想、腹式呼吸等放松训练调节自律神经功能,保证每日7小时睡眠。适量户外运动如八段锦、散步能促进内啡肽分泌,改善消化道血液循环。
脾胃虚弱者可选用香砂六君子汤,肝胃不和适合柴胡疏肝散,胃阴不足推荐益胃汤。艾灸中脘、足三里等穴位可温补脾胃,耳穴压豆选取胃、交感等反射区。需辨证施治,避免自行滥用温补类药物加重胃火。
日常可食用猴头菇炖鸡汤养护胃黏膜,烹饪时添加少量鲜姜促进消化但避免过量。建议进行太极拳等舒缓运动,避免饭后立即平卧。冬季注意胃部保暖,使用热水袋时温度不宜超过50℃。定期胃镜检查能监测黏膜变化,萎缩性胃炎患者需每年复查。保持规律的排便习惯,便秘时适当补充水溶性膳食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