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科
子宫肌瘤可能与遗传因素、激素水平异常、干细胞突变、局部生长因子紊乱、长期慢性炎症刺激等因素有关。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良性肿瘤,通常表现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下腹包块、压迫症状等表现。
子宫肌瘤具有家族聚集性,母亲或姐妹患有子宫肌瘤的女性发病概率较高。这类患者可能存在染色体异常或基因突变,导致平滑肌细胞异常增殖。建议有家族史的女性定期进行妇科超声检查,早期发现可通过米非司酮片、桂枝茯苓胶囊、丹莪妇康煎膏等药物控制生长。
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失衡会刺激肌瘤生长,常见于育龄期女性。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会导致激素代谢紊乱,长期无排卵周期也使子宫内膜持续受雌激素刺激。这类患者可能出现月经紊乱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屈螺酮炔雌醇片、地诺孕素片等调节激素药物。
子宫肌层干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可能导致肿瘤样增生,这种突变可能与电离辐射、化学物质接触有关。突变细胞会形成单克隆增殖灶,逐渐发展为肌瘤结节。若肌瘤增长迅速或引起严重贫血,可能需要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或子宫动脉栓塞术。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等局部因子表达异常,会促进肌瘤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长期压力过大、作息紊乱可能加重这种微环境失调。伴随痛经或压迫症状时,可考虑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氨甲环酸片等对症治疗。
反复盆腔感染或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炎症反应,可能通过细胞因子途径激活肌瘤生长。这类患者常合并盆腔疼痛或异常子宫出血,需控制感染后使用亮丙瑞林缓释微球、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等治疗。
建议子宫肌瘤患者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摄入含雌激素的保健品,适量增加西蓝花、豆制品等膳食纤维摄入。每3-6个月复查超声监测肌瘤变化,若出现经量骤增、严重贫血或尿频便秘等压迫症状,需及时就医评估手术指征。日常可进行瑜伽、游泳等温和运动,避免腹部剧烈撞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