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涛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外科
胆囊息肉疼痛可能与胆囊炎、胆结石、息肉增大、胆囊壁炎症、胆囊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胆囊息肉通常无明显症状,但出现疼痛时需警惕并发症。
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炎时可能引发疼痛。炎症刺激胆囊壁导致右上腹隐痛或绞痛,可能伴随发热、恶心。需通过超声检查确诊,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消旋山莨菪碱片、熊去氧胆酸胶囊等药物控制炎症。
胆囊息肉与胆结石并存时,结石移动可能引发胆绞痛。疼痛多位于剑突下或右季肋区,呈阵发性加剧。建议完善CT检查,必要时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药物可选择消炎利胆片、胆舒胶囊、曲匹布通片等。
直径超过10毫米的息肉可能压迫周围组织产生胀痛。增大息肉有恶变风险,需每3-6个月复查超声。若增长迅速或基底宽大,可考虑行胆囊息肉切除术。药物干预效果有限,以监测为主。
息肉导致胆囊排空障碍时,胆汁淤积可引发胆囊壁慢性炎症。表现为进食油腻后右上腹闷痛,可能伴消化不良。可通过低脂饮食缓解,药物可选茴三硫片、复方胆通胶囊、胆宁片等利胆剂。
息肉影响胆囊收缩功能时,可能引起非特异性疼痛。症状常为间歇性隐痛,与饮食关系不明显。建议进行胆囊收缩功能检查,可尝试鹅去氧胆酸胶囊、胆康胶囊等药物改善功能。
出现胆囊息肉疼痛时应避免高脂饮食,减少动物内脏、油炸食品摄入。保持规律进食习惯,每日适量饮水有助于胆汁稀释。建议每半年复查腹部超声监测息肉变化,若疼痛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诊消化内科或肝胆外科。注意记录疼痛发作时间、诱因及伴随症状,为医生诊断提供参考。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