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肝炎的方法

5.91万次浏览

李涛 主任医师

李涛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外科

肝炎可通过调整饮食、戒酒、药物治疗、抗病毒治疗、肝移植等方式治疗。肝炎通常由病毒感染、酒精滥用、药物损伤、自身免疫异常、代谢障碍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肝炎患者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清、低脂牛奶等,有助于肝细胞修复。限制高脂食物如动物内脏,减少肝脏代谢负担。增加新鲜蔬菜水果摄入,补充维生素和膳食纤维。避免腌制、霉变食物,防止黄曲霉毒素加重肝损伤。每日饮水保持适量,促进毒素排泄。

2、戒酒

酒精性肝炎患者必须严格戒酒,乙醇及其代谢产物会直接损伤肝细胞膜。戒酒可阻止肝纤维化进展,降低肝硬化发生概率。戒断期可能出现震颤、焦虑等症状,需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减量。长期酗酒者应补充B族维生素,预防韦尼克脑病。建议家属监督并创造无酒环境。

3、药物治疗

保肝药物如复方甘草酸苷片可减轻肝细胞炎症反应,改善肝功能指标。水飞蓟宾胶囊具有抗氧化作用,能稳定肝细胞膜结构。腺苷蛋氨酸注射液可促进胆汁排泄,缓解黄疸症状。所有药物均需严格遵医嘱使用,避免自行调整剂量。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转氨酶和胆红素水平。

4、抗病毒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可选用恩替卡韦片抑制病毒DNA复制,降低肝癌发生风险。丙型肝炎患者使用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片能实现病毒学治愈。抗病毒治疗需持续用药,不可随意中断。治疗期间每3个月需检测病毒载量评估疗效。出现耐药变异时需及时更换治疗方案。

5、肝移植

终末期肝病或急性肝衰竭患者需考虑肝移植手术。术前需评估MELD评分确定移植优先级。活体肝移植需供受体血型和组织配型相符。术后需长期服用他克莫司胶囊等免疫抑制剂。移植后要定期复查肝功能、药物浓度和病毒标志物。

肝炎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适当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增强机体免疫力。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定期复查肝功能、腹部超声等项目,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出现乏力加重、皮肤黄染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