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性肺炎的病变特征

3.45万次浏览

王星光 副主任医师

王星光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呼吸内科

大叶性肺炎的病变特征主要包括肺泡内纤维素性渗出、肺实变、炎症累及整个肺叶等。大叶性肺炎通常由肺炎链球菌感染引起,病变过程可分为充血水肿期、红色肝样变期、灰色肝样变期和溶解消散期。

1、肺泡内纤维素性渗出

大叶性肺炎早期肺泡腔内可见大量纤维素渗出,这是炎症反应的典型表现。纤维素与炎性细胞共同形成渗出物,导致肺泡通气功能障碍。渗出物中含有中性粒细胞、红细胞和纤维蛋白,这些物质在肺泡内沉积会影响气体交换。随着病情发展,渗出物可能逐渐机化,形成肺组织纤维化。

2、肺实变

肺实变是大叶性肺炎的重要特征,表现为肺组织质地变硬,失去正常海绵状结构。在红色肝样变期,肺泡内充满红细胞和纤维素,使肺组织呈现暗红色。进入灰色肝样变期后,红细胞溶解,肺泡内以中性粒细胞和纤维素为主,肺组织变为灰白色。实变区域叩诊呈浊音,听诊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

3、累及整个肺叶

大叶性肺炎的特征性表现是病变累及整个肺叶或多个肺叶,病变界限清晰。这与小叶性肺炎的斑片状分布形成明显对比。胸片检查可见均匀致密的实变阴影,与肺叶解剖分布一致。这种广泛性病变可导致严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患者可能出现明显低氧血症。

4、胸膜受累

大叶性肺炎常伴有胸膜炎症反应,表现为纤维素性胸膜炎。患者可出现胸痛,深呼吸或咳嗽时加重。听诊可闻及胸膜摩擦音。严重者可出现胸腔积液,积液多为渗出液,含有大量白细胞和蛋白质。胸膜炎症反应通常在肺炎治愈后自行消退,但少数患者可能遗留胸膜粘连。

5、溶解消散期变化

进入溶解消散期后,肺泡内渗出物被巨噬细胞吞噬清除,肺组织逐渐恢复正常结构。这个过程需要中性粒细胞释放蛋白水解酶分解纤维素。消散期可能出现体温骤降、大量咳痰等表现。完全恢复后,肺组织结构通常不会遗留永久性损伤,但严重病例可能发生肺肉质变。

大叶性肺炎患者应注意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增加水分摄入以稀释痰液。饮食宜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恢复期可进行适度呼吸功能锻炼,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帮助改善肺功能。出现呼吸急促、持续高热或意识改变等情况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