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威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外科
女性肚脐眼下方主要包括膀胱、子宫、卵巢、输卵管、部分结肠等器官。
膀胱位于盆腔前部,是储存尿液的肌性囊状器官。成年女性膀胱容量约为300-500毫升,空虚时呈锥体形,充盈时变为卵圆形。膀胱通过尿道与外界相通,排尿时膀胱壁肌肉收缩将尿液排出体外。膀胱炎症或过度活动可能导致尿频、尿急等症状。
子宫是女性重要的生殖器官,呈倒置梨形,位于膀胱与直肠之间。成年女性子宫长约7-8厘米,分为子宫底、子宫体和子宫颈三部分。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形成月经,也是胚胎着床和发育的场所。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可能引起痛经、异常出血等症状。
卵巢是成对的生殖腺,位于子宫两侧,大小约4×3×1厘米。卵巢具有产生卵子和分泌雌激素、孕激素的功能。每月排卵期会释放成熟卵子,通过输卵管输送。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囊肿等疾病可能影响生育功能和激素水平。
输卵管是一对细长弯曲的肌性管道,长约8-14厘米,连接子宫与卵巢。输卵管伞端具有拾卵功能,是精卵结合和早期胚胎发育的场所。输卵管炎症或堵塞可能导致不孕或宫外孕。
乙状结肠和部分直肠位于女性下腹部,属于大肠末端。乙状结肠呈"S"形弯曲,长约40厘米,具有储存和转运粪便的功能。直肠长约12-15厘米,末端通过肛门与外界相通。结肠炎症、息肉或肿瘤可能导致排便习惯改变、便血等症状。
建议女性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和腹部超声检查,关注下腹部异常疼痛、肿块或出血等症状。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有助于维持盆腔器官健康,避免长期憋尿或便秘。出现持续不适时应及时就医,通过专业检查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日常可进行适度盆底肌锻炼以增强盆腔器官支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