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丽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科
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通常无须立即治疗,但需定期随访监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主要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多数可自行消退,少数可能进展为高度病变。
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属于宫颈癌前病变的早期阶段,通常由低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导致。宫颈细胞学检查发现异常细胞改变,但未达到高度病变标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部分可能出现接触性出血或异常阴道分泌物。该病变具有较高自然消退率,医生一般建议6-12个月复查宫颈细胞学和HPV检测,观察病变变化。随访期间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吸烟,均衡饮食以增强免疫力。
若随访中发现病变持续存在超过两年,或进展为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则需考虑治疗。治疗方式包括宫颈环形电切术、冷冻治疗等局部切除方法,旨在去除异常细胞。合并高危型HPV感染、免疫功能低下或既往宫颈病变病史者更易进展,需缩短随访间隔。妊娠期发现的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通常推迟至产后处理,避免对妊娠造成影响。
建议患者遵医嘱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避免多个性伴侣等高风险行为,适龄女性可接种HPV疫苗预防感染。若出现异常阴道出血或排液应及时就诊,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及盆浴,术后需按约定时间复查以评估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