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晚上耳朵痛是怎么回事

2.07万次浏览

周冬 副主任医师

周冬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小孩晚上耳朵痛可能由耳道异物、急性中耳炎、外耳道炎、耳部外伤、耳气压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取出异物、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式缓解。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处理。

1、耳道异物

儿童玩耍时可能将小玩具、食物残渣等塞入耳道,导致耳道堵塞或黏膜损伤。症状表现为单侧耳朵突发疼痛、抓挠耳部、哭闹不安。家长需用额镜观察耳道,不可自行掏挖,应就医由医生用专业工具取出。若异物为昆虫活体,可先用食用油滴耳使其窒息后再处理。

2、急性中耳炎

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细菌通过咽鼓管侵入中耳腔引发炎症。夜间平卧时耳内压力变化会加剧疼痛,常伴发热、听力下降。医生可能开具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配合布洛芬混悬液缓解疼痛。家长需保持患儿鼻腔通畅,哺乳期婴儿喂奶时避免平躺姿势。

3、外耳道炎

游泳、洗澡进水或频繁掏耳易导致外耳道皮肤破损感染。典型表现为牵拉耳廓时疼痛加重,可见耳道红肿、渗液。需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等抗菌药物,严重者需口服头孢丙烯颗粒。家长应注意保持患儿耳部干燥,洗澡时可用棉球堵住外耳道口。

4、耳部外伤

碰撞、掏耳过深可能造成鼓膜穿孔或外耳道损伤。疼痛多为锐痛,可能伴耳鸣、少量出血。轻微损伤通常可自愈,医生可能开具洛美沙星滴耳液预防感染。家长需制止患儿抓挠,避免耳道进水,定期复查观察鼓膜愈合情况。

5、耳气压伤

乘飞机或海拔快速变化时,咽鼓管功能未及时调节可能导致中耳压力失衡。表现为耳闷胀痛、听力减退,婴幼儿可能通过哭闹缓解不适。可通过咀嚼口香糖、做吞咽动作缓解,严重者需使用鼻用减充血剂如盐酸赛洛唑啉鼻喷雾剂。

夜间耳痛发作时,家长可用温热毛巾敷于患儿耳周帮助缓解疼痛,但禁止自行使用滴耳药物。注意观察是否伴随发热、呕吐、耳道流脓等症状,避免让患儿接触二手烟等呼吸道刺激物。日常应培养儿童良好的耳部卫生习惯,避免使用尖锐物品掏耳,游泳时佩戴专用耳塞,感冒期间特别注意鼻腔护理。若疼痛持续超过2小时或反复发作,须及时至耳鼻喉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