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小儿腹腔镜疝修补术

4.6万次浏览

乔岐禄 主任医师

乔岐禄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普通外科

小儿腹腔镜疝修补术是一种通过腹腔镜技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或脐疝的微创手术方式。手术主要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

1、手术原理

在全身麻醉下,医生通过腹壁小切口置入腹腔镜器械,利用高清摄像系统观察疝环位置,将疝囊高位结扎后使用补片或缝合技术修复腹壁缺损。手术过程中会建立人工气腹以提供操作空间,二氧化碳气体压力通常维持在较低水平以适应小儿生理特点。

2、适应人群

适用于1岁以上反复发作的腹股沟疝患儿,特别是双侧疝和复发疝病例。对于早产儿或合并严重心肺疾病者需谨慎评估,脐疝直径超过2厘米或存在嵌顿风险时也建议手术干预。

3、术前准备

需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等基础检查,术前禁食6-8小时。家长应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心理疏导,避免患儿术前焦虑。手术室需配备儿童专用腹腔镜器械,包括3-5毫米直径的trocar和微型操作钳。

4、技术优势

相比传统开放手术,该技术能同时探查对侧隐匿性疝,切口仅需3-5毫米且隐蔽于脐周。术中出血量通常不足5毫升,术后疼痛评分显著降低,患儿术后6小时即可恢复饮食,平均住院时间缩短至1-2天。

5、术后护理

术后24小时内需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穿刺口有无渗血。建议1周内避免剧烈运动,2周后复查超声评估修复效果。偶见阴囊肿胀或肩部放射性疼痛等二氧化碳吸收相关反应,通常48小时内自行缓解。

术后应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选择宽松衣物减少摩擦。饮食上优先给予易消化的粥类、面条等半流质,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建议术后1个月进行随访检查,日常生活中注意预防便秘和剧烈咳嗽等腹压增高情况。家长发现患儿切口红肿渗液或持续哭闹时需及时返院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