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婷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通内科
静脉输血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血型匹配、输血速度控制、生命体征监测及输血后观察等核心注意事项。输血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但操作不当可能导致溶血反应、过敏、感染等并发症。
输血前必须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受血者姓名、住院号、血型及交叉配血结果,确保血袋标签信息与受血者完全一致。使用专用输血器,禁止向血袋添加任何药物。输血初期需以每分钟20-30滴速度缓慢输注,15分钟后无不良反应可调整至每分钟40-60滴。老年患者、心肺功能不全者及儿童应控制在每分钟20-40滴。全程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尿色变化,重点关注寒战、发热、腰痛、胸闷等急性溶血反应征兆。输血后保留血袋24小时备查,观察有无迟发性溶血反应或输血相关循环超负荷。
输血过程中出现荨麻疹或皮肤瘙痒需立即暂停输血,遵医嘱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寒战高热者需排查细菌污染反应,必要时送检血袋剩余血液培养。发生血红蛋白尿或休克症状时,立即停止输血并建立静脉通路,快速输注0.9%氯化钠注射液维持血压,同时采集受血者血液标本送检。对于反复输血患者,输血前可预防性使用盐酸苯海拉明注射液降低过敏反应概率。特殊血型或存在不规则抗体者,应提前联系血站进行特殊配型。
输血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出现乏力、黄疸或茶色尿应及时返院检查。既往有输血反应史者需在病历显著位置标注,下次输血前告知医护人员。育龄期女性输血后需监测月经周期,因输血可能影响铁代谢。建议输血后适量饮水促进代谢产物排泄,但心肾功能不全者需控制饮水量。日常饮食可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西蓝花、猕猴桃等食物,有助于铁元素吸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