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岐禄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普通外科
孩子疝气的症状主要有腹股沟或阴囊处出现无痛性包块、哭闹或用力时包块增大、平卧时包块缩小或消失、局部胀痛或坠胀感、消化不良或食欲减退等。疝气通常由腹壁肌肉薄弱、腹腔压力增高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肠梗阻、嵌顿等并发症。
孩子腹股沟或阴囊区域可能出现柔软的无痛性包块,包块在站立、咳嗽或哭闹时更为明显。家长需观察包块是否随体位变化而缩小,若发现包块持续存在或增大,应及时就医排查嵌顿风险。日常避免让孩子剧烈哭闹或长时间站立。
疝气包块会在腹腔压力增高时突出,如排便、哭闹或运动后包块体积增大,安静平卧后多可自行回纳。家长需记录包块变化规律,若包块无法回纳并伴有皮肤发红、触痛,可能提示嵌顿,需立即带孩子至小儿外科急诊处理。
年龄较大的孩子可能主诉腹股沟区域有坠胀感或轻微疼痛,尤其在长时间活动后加重。这种不适多与疝囊内肠管或网膜反复突出有关。家长可让孩子平卧并垫高臀部缓解症状,同时避免提重物或剧烈运动。
部分孩子因疝内容物压迫肠道可能出现食欲减退、腹胀、便秘等消化系统症状。家长需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调节肠道功能。
若疝内容物无法回纳并出现呕吐、剧烈哭闹、包块变硬发紫等症状,提示可能发生嵌顿性疝。这是急症情况,家长须立即带孩子就医,避免自行手法复位。医生可能采用手法复位或紧急手术,常用术式包括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开放疝修补术等。
家长日常需注意减少孩子哭闹、便秘等增加腹压的行为,避免剧烈运动。饮食上保证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如鸡蛋、鱼肉、西蓝花等,促进腹壁肌肉发育。1岁以下婴幼儿部分疝气可能自愈,但2岁以上未愈或反复发作的疝气通常需手术治疗。术后遵医嘱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预防感染,定期复查腹股沟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