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涛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外科
免疫性肝炎通常可以控制病情发展,但难以完全根治。免疫性肝炎的治疗方式主要有糖皮质激素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生物制剂治疗、肝移植手术、日常护理等。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
泼尼松片、甲泼尼龙片等糖皮质激素药物可抑制免疫系统过度活跃,减轻肝脏炎症反应。这类药物适用于疾病活动期患者,能有效改善肝功能指标。使用期间需定期监测血糖、血压及骨密度,长期用药可能引起库欣综合征等不良反应。
硫唑嘌呤片、吗替麦考酚酯胶囊等免疫抑制剂可协同激素治疗,减少激素用量。这类药物通过调节淋巴细胞功能控制病情进展,适用于对激素治疗反应不佳的患者。用药期间需密切监测血常规和肝功能,警惕骨髓抑制等副作用。
利妥昔单抗注射液等生物靶向药物可特异性阻断B细胞功能,适用于传统治疗无效的难治性病例。这类药物能精准调控异常免疫反应,但可能增加感染风险。治疗前需筛查乙肝等传染性疾病,用药期间避免接种活疫苗。
对于终末期肝衰竭患者,肝移植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术后需终身服用他克莫司胶囊等抗排斥药物,存在原病复发风险。移植前需全面评估心肺功能,术后定期进行肝穿活检监测排斥反应。
保持低脂高蛋白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D预防骨质疏松。严格戒酒并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规律监测肝功能指标,适度进行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增强体质。注意预防感染,出现乏力、黄疸加重等症状及时复诊。
免疫性肝炎患者需长期随访管理,每3-6个月复查肝功能、自身抗体等指标。饮食宜选用易消化的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限制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食物。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冬季注意防寒保暖。出现食欲减退、腹胀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疫苗接种前需咨询医生,避免使用减毒活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