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婷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通内科
小孩子患白血病的早期症状主要有反复发热、面色苍白、皮肤瘀斑、骨关节疼痛以及淋巴结肿大。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早期症状可能与其他常见疾病相似,家长需提高警惕。
白血病患儿早期常出现不明原因的反复发热,体温多在38摄氏度以上,使用常规退热药物效果不佳。发热可能与白血病细胞抑制正常免疫功能或合并感染有关。家长需注意观察发热频率和伴随症状,避免误判为普通感冒。若发热持续3天以上或伴有精神萎靡,应及时就医排查血液系统疾病。
由于白血病细胞浸润骨髓导致正常造血功能受抑制,患儿会出现进行性加重的贫血症状,表现为面色苍白、口唇及甲床颜色变淡。贫血严重时可能出现活动后气促、乏力等症状。家长发现孩子无诱因出现持续面色苍白时,应检查血常规了解血红蛋白水平。
血小板减少会导致皮肤黏膜自发性出血,表现为四肢或躯干部位出现针尖大小出血点或片状瘀斑,轻微磕碰后淤青明显。部分患儿可能伴有鼻出血、牙龈渗血等症状。家长需注意区分外伤性淤青与病理性出血点,后者通常呈对称分布且无明确外伤史。
白血病细胞浸润骨膜或骨髓腔会引起四肢长骨或脊柱部位持续性钝痛,夜间尤为明显,可能被误认为生长痛。疼痛部位多伴有压痛,严重时会出现行走困难或拒绝活动。若孩子持续抱怨骨痛且休息无缓解,建议进行骨髓穿刺检查。
约半数患儿会出现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常见于颈部、腋窝或腹股沟部位,肿大的淋巴结质地偏硬、活动度差。部分患儿可能伴有肝脾肿大,表现为腹部膨隆。家长在给孩子洗澡或换衣时应注意触摸浅表淋巴结,发现直径超过1厘米的肿块需及时就诊。
家长应定期监测孩子的生长发育指标,保持均衡饮食,适当增加富含优质蛋白和铁元素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等。避免接触苯类化学物质及电离辐射等危险因素。发现上述症状时须尽早就医,通过血常规、骨髓穿刺等检查明确诊断。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用药,注意预防感染,维持口腔及皮肤清洁,定期复查血象评估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