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涛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外科
肝硬化腿肿可通过控制钠盐摄入、抬高下肢、使用利尿剂、补充白蛋白、腹腔穿刺引流等方式治疗。肝硬化腿肿通常由门静脉高压、低蛋白血症、淋巴回流障碍、肾功能异常、腹水压迫等因素引起。
肝硬化患者每日钠盐摄入量应控制在2克以内,避免腌制食品、加工食品等高钠食物。钠潴留会加重水钠潴留和下肢水肿,限制钠盐有助于减轻水肿症状。可选用新鲜蔬菜、瘦肉等低钠食材,烹饪时用柠檬汁、香草替代食盐调味。
休息时将双腿抬高15-30度,利用重力促进下肢静脉回流。每日可重复进行3-4次,每次持续20-30分钟。配合穿戴医用弹力袜,能有效缓解因门静脉高压导致的静脉淤血。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保持同一姿势不动。
螺内酯片联合呋塞米片是肝硬化水肿的常用利尿方案,需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托拉塞米片可用于对呋塞米耐药的患者。利尿治疗期间需监测电解质,防止低钾血症。服药时间建议安排在早晨,避免夜间频繁排尿影响睡眠。
人血白蛋白注射液适用于血清白蛋白低于30克/升的重度水肿患者,静脉输注能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输注后需观察尿量变化,通常每周2-3次,根据水肿程度调整频次。同时应保证每日每公斤体重1.2-1.5克优质蛋白摄入。
对于合并大量腹水压迫血管导致的双下肢水肿,可行腹腔穿刺放液术。每次放液量不超过3000毫升,操作后需补充白蛋白。顽固性腹水可考虑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但需评估肝功能储备。术后需预防感染和电解质紊乱。
肝硬化患者应每日监测体重和尿量变化,记录24小时出入量。保持适度活动如床边踝泵运动,预防深静脉血栓。饮食需保证充足热量和维生素,避免坚硬食物损伤食管静脉。出现呼吸困难、意识改变等紧急情况需立即就医。定期复查肝功能、肾功能及腹部超声,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