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婷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通内科
白细胞减少可能增加感染风险,严重时可导致败血症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白细胞减少的危害主要有免疫功能下降、感染概率升高、伤口愈合延迟、疾病进展加速、治疗效果降低等。
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抵御病原体入侵。白细胞数量减少会直接影响免疫功能,使身体对病毒、细菌等微生物的防御能力减弱。这种情况常见于化疗后、再生障碍性贫血或骨髓抑制性疾病患者。日常需避免接触感染源,必要时需遵医嘱使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注射液等药物促进白细胞生成。
当白细胞计数低于正常值时,患者更容易发生反复感染。常见表现为口腔溃疡、肺炎、尿路感染等,严重时可发展为全身性感染。艾滋病、淋巴瘤等疾病患者尤其需要注意定期监测血常规。出现发热等感染征兆时,应及时就医并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治疗。
中性粒细胞等白细胞参与组织修复过程,其数量不足会导致创伤或手术后伤口愈合缓慢。糖尿病患者合并白细胞减少时,可能增加足部溃疡风险。这类患者需加强伤口护理,必要时可遵医嘱外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同时配合口服利可君片改善造血功能。
某些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白细胞减少往往是病情恶化的标志。这类患者可能出现贫血加重、出血倾向等表现。需通过骨髓穿刺明确病因,治疗上可能涉及注射用地西他滨等靶向药物或造血干细胞移植。
肿瘤患者放化疗后出现白细胞减少时,可能被迫中断治疗周期,影响抗癌效果。临床常用鲨肝醇片等升白药物维持治疗连续性。放疗患者还需特别注意预防放射性肺炎等并发症,定期进行胸部CT检查。
白细胞减少患者应保持饮食均衡,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鸡蛋、西蓝花等。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进行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增强体质,但需避免过度劳累。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血常规,出现持续发热、乏力加重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冬季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必要时可接种流感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