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强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中医科
中医可作为脑膜瘤的辅助治疗手段,但无法替代手术等主流治疗方式。脑膜瘤的治疗需结合肿瘤大小、位置及症状严重程度综合判断,中医干预主要有扶正固本、活血化瘀、软坚散结、调理气血、减轻放化疗副作用等作用。
通过补益类中药增强机体免疫力,常用黄芪、党参、白术等药材配伍成方,适用于术后体质虚弱患者。此类方剂需根据患者气血阴阳亏虚类型辨证使用,避免盲目进补。部分复方制剂如贞芪扶正颗粒可通过调节免疫功能帮助恢复。
针对肿瘤压迫导致的头痛或肢体麻木,可采用丹参、川芎、三七等活血药材。血府逐瘀汤等经典方剂能改善微循环,但凝血功能障碍者慎用。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凝血功能,防止出血风险。
夏枯草、牡蛎、鳖甲等具有软化消散作用的药材,可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临床常用西黄丸、平消胶囊等中成药,适用于体积较小、生长缓慢的脑膜瘤,需配合影像学监测肿瘤变化。
通过疏肝解郁、健脾益气等治法缓解头晕、恶心等症状。逍遥散、归脾汤等方剂可调节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治疗期间应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志过激影响疗效。
对接受放疗后出现口干、脱发的患者,可采用养阴生津的沙参麦冬汤;化疗后骨髓抑制可使用参芪十一味颗粒。中药熏蒸、针灸等外治法对缓解治疗相关疲劳感有一定帮助。
脑膜瘤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如八段锦、太极拳等柔和锻炼有助于气血运行。饮食宜清淡富含优质蛋白,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所有中药使用均需在正规中医师指导下进行,不可擅自停用西医治疗方案。建议每3-6个月复查头颅核磁共振,动态评估肿瘤进展情况。出现剧烈头痛、视力骤降等急症时须立即神经外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