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剑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骨科
肘关节脱位后功能锻炼需在医生指导下分阶段进行,主要包括急性期保护、恢复期活动度训练及稳定期力量强化三个阶段。
脱位复位后1-2周内以制动保护为主。使用支具或吊带固定肘关节于屈曲90度位置,避免旋转和负重动作。可进行手指屈伸、腕关节活动及肩部钟摆运动,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此阶段禁止被动牵拉或暴力活动,以免加重关节囊损伤。
2-6周逐步开始轻柔的主动关节活动。先进行无痛范围内的屈伸练习,如桌面滑动训练:前臂平放桌面,缓慢滑动掌心贴近肩部。随后加入旋前旋后动作,可用健侧手辅助患侧前臂旋转。训练后冰敷15分钟减轻肿胀,每日3-4组,每组10-15次。
6周后经医生评估开始抗阻训练。使用弹力带进行屈肘、伸肘及旋转抗阻练习,从低阻力逐步增加。同步进行握力器训练增强前臂肌群力量,推荐等长收缩与动态训练结合,如保持屈肘90度静态支撑30秒,每日总训练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
8周后引入日常生活动作模拟。练习持物平举、拧毛巾等复合动作,逐步恢复关节协调性。可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有氧运动,避免篮球、网球等需要急停转向的高风险运动。训练中出现疼痛需立即停止并就医复查。
3个月后持续进行关节稳定性训练。推荐使用平衡垫进行单侧肢体平衡练习,增强本体感觉。定期复查X线评估关节对位情况,每年进行1-2次康复评估。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肘关节过度负重或突然扭转动作,寒冷天气可佩戴护肘保暖。
功能锻炼需严格遵循个体化康复方案,初期每周至少接受1次康复医师指导。训练前后进行10分钟热敷或冷敷,配合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饮食注意补充蛋白质和钙质,如牛奶、鱼肉及深绿色蔬菜,促进韧带修复。睡眠时避免压迫患侧,建议使用枕头支撑前臂保持功能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