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剑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消化内科
幽门螺杆菌感染通常需要治疗,尤其是出现胃痛、反酸等症状或存在胃溃疡等并发症时。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引发慢性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及时根除有助于降低相关风险。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否需要治疗主要取决于个体情况。无症状感染者若胃镜检查无异常,可能暂时无须治疗,但需定期随访。对于存在消化道症状、胃溃疡、胃黏膜萎缩或肠化生等病变者,或一级亲属有胃癌病史者,国际指南均推荐根除治疗。根除治疗可选用含铋剂四联疗法,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胶体果胶铋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和克拉霉素片联合使用,疗程通常为10-14天。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避免漏服或自行停药。
部分人群可能对幽门螺杆菌存在一定耐受性,但长期感染仍可能造成胃黏膜持续损伤。儿童感染者若无症状且无并发症,可暂缓治疗,待成年后评估。老年人或合并严重基础疾病者需权衡治疗获益与药物不良反应风险。根除治疗后需间隔4周以上复查呼气试验确认疗效,失败者需调整方案进行二次治疗。
日常需注意分餐制避免交叉感染,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治疗后应复查确认根除效果,并定期进行胃镜检查监测胃黏膜状态。若出现上腹隐痛、早饱等症状复发,需及时就医排查是否再感染或治疗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