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毛的危害是什么

1.78万次浏览

钱瑾 副主任医师

钱瑾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整形外科

脱毛可能引发皮肤刺激、毛囊炎、色素沉着、毛发内生及过敏反应等问题。脱毛方式主要包括剃刮、蜜蜡、脱毛膏、激光等,不同方法潜在风险存在差异。

1、皮肤刺激

机械性脱毛如剃刮或蜜蜡可能破坏皮肤屏障,导致局部红肿、灼热感。反复摩擦会加重角质层损伤,尤其敏感肌人群更易出现持续性刺痛。建议操作前清洁皮肤并使用保湿产品缓冲刺激。

2、毛囊炎

脱毛后毛囊口暴露易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形成红色丘疹或脓疱。蜜蜡拔除可能造成毛囊结构变形,增加逆行感染概率。出现化脓需外用莫匹罗星软膏或夫西地酸乳膏控制炎症。

3、色素沉着

激光脱毛后部分人群会出现暂时性色素沉着,与黑色素细胞受热刺激相关。深肤色者发生概率较高,通常3-6个月逐渐消退。术后严格防晒可降低风险,必要时联合氢醌乳膏改善色沉。

4、毛发内生

剃刮后新生毛发可能卷曲生长扎入皮肤,形成红色硬结伴疼痛。常见于卷曲毛发体质人群,定期去角质有助于预防。已发生内生毛可消毒后用镊子挑出,严重者需医生处理。

5、过敏反应

脱毛膏含巯基乙酸类化学成分可能引发接触性皮炎,表现为瘙痒、水疱。使用前需做皮肤测试,过敏体质者应避免。突发过敏可口服氯雷他定片配合糠酸莫米松乳膏缓解症状。

选择脱毛方式需根据肤质、毛发特性及耐受度综合评估。操作前后注意器械消毒与皮肤护理,出现持续红肿、化脓等异常应及时就医。激光脱毛需由专业医师操作,治疗间隔周期不宜过短。日常避免频繁脱毛,给皮肤足够修复时间,同时加强保湿修复屏障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