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按摩手法教程

4179次浏览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张萌萌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中医科

足底按摩可通过按压反射区、推揉足弓、点按穴位、搓擦足跟、叩击足底等手法缓解疲劳。足底按摩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放松肌肉、改善睡眠质量,但需注意力度适中并避开伤口或炎症部位。

1、按压反射区

用拇指指腹从脚跟向脚尖方向缓慢按压足底反射区,重点刺激与内脏对应的区域。每处持续按压5秒后放松,重复进行3次。心脏反射区位于左足前掌中部,胃反射区在双足内侧中部,按摩时以轻微酸胀感为宜。

2、推揉足弓

双手握住足部,用拇指沿足弓内侧从脚跟向大脚趾方向推揉。可配合按摩油减少摩擦,每次推揉10遍。足弓是维持身体平衡的重要结构,适度推揉能缓解足底筋膜紧张,改善扁平足引起的疲劳感。

3、点按穴位

用拇指指尖垂直点按涌泉穴(足底前1/3凹陷处)和失眠穴(足跟正中),每穴按压10秒后松开。涌泉穴属肾经要穴,刺激该穴位有助于消除下肢水肿,失眠穴则对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有积极作用。

4、搓擦足跟

将手掌贴紧足跟部,快速上下搓擦至局部发热。足跟部脂肪垫较厚,搓擦能促进局部代谢,预防跟骨骨刺形成。建议每日早晚各进行1次,每次持续2分钟,骨质疏松者应减轻力度。

5、叩击足底

虚握拳用指关节轻叩整个足底,顺序从脚尖到脚跟。叩击能激活足部末梢神经,每次进行30下。糖尿病患者叩击前需确认皮肤完整性,避免力度过大导致皮下出血。

进行足底按摩前可用40℃温水泡脚15分钟软化角质。按摩后饮用300毫升温水促进代谢废物排出,避免立即进食生冷食物。每周按摩不超过4次,若出现皮下淤血或疼痛加剧应暂停并就医。高血压患者按摩涌泉穴时需监测血压变化,孕妇禁止刺激子宫反射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