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大为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新生儿外科
小儿脑积水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小儿脑积水通常由先天性畸形、颅内感染、脑出血、肿瘤等因素引起。
1、药物治疗:对于轻度脑积水或暂时无法手术的患儿,可使用利尿剂如乙酰唑胺片250mg/次,每日2次或渗透性脱水剂如甘露醇注射液0.5-1g/kg,静脉滴注减轻脑脊液压力,缓解症状。同时配合神经营养药物如胞磷胆碱钠注射液0.25g/次,每日1次促进脑功能恢复。
2、脑室腹腔分流术:这是最常用的手术方式,通过在脑室内植入分流管,将多余脑脊液引流至腹腔吸收。手术需在全麻下进行,术后需定期复查分流管功能,预防感染、堵塞等并发症。
3、内镜下第三脑室造瘘术:适用于梗阻性脑积水,通过内镜在第三脑室底部造瘘,建立新的脑脊液循环通路。该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但需严格把握适应症,避免术后瘘口闭合。
4、病因治疗: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措施。如颅内感染需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50mg/kg,每日1次控制感染;肿瘤需手术切除或放疗;脑出血需止血、降颅压等对症处理。
5、康复训练:术后或药物治疗期间,配合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语言训练等康复手段,促进患儿运动、认知、语言等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日常护理中需注意监测患儿头围变化、精神状态,保持皮肤清洁,预防褥疮。饮食上可适当增加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新鲜蔬果,促进伤口愈合和神经修复。定期复查头颅CT或MRI,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如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加重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