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积水是怎么引起的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小儿脑积水可能由先天性发育异常、感染、出血、肿瘤、脑脊液循环障碍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

1、先天性发育异常:胎儿在母体内发育过程中,脑部结构可能因基因突变或环境因素导致异常,如中脑导水管狭窄或闭锁,阻碍脑脊液正常流动。早期可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必要时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或内镜下第三脑室造瘘术治疗。

2、感染:新生儿或婴儿期发生脑膜炎、脑炎等感染性疾病,可能导致脑室系统炎症和粘连,影响脑脊液吸收或循环。感染控制后,若脑积水持续存在,需考虑手术治疗,如脑室腹腔分流术。

3、出血:早产儿颅内出血或新生儿产伤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可能引起脑脊液循环通路阻塞。轻度出血可通过保守治疗观察,严重者需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或内镜下血肿清除术。

4、肿瘤:儿童脑部肿瘤如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等,可能压迫脑室系统或阻塞脑脊液循环通路。肿瘤切除后,若脑积水未缓解,需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或内镜下第三脑室造瘘术。

5、脑脊液循环障碍:脑脊液分泌过多或吸收障碍,可能导致脑室系统压力升高,形成脑积水。针对病因治疗的同时,可考虑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或内镜下第三脑室造瘘术。

小儿脑积水的护理需注意饮食营养均衡,避免高盐高脂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果、鱼类、豆制品等。适当进行康复训练,如肢体活动、认知训练等,促进神经系统发育。定期复查影像学检查,监测脑室大小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