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勇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创科
颈椎病治疗需根据类型和严重程度采用阶梯化方案,保守治疗是大多数患者的首选。
慢性期神经根型颈椎病可通过热敷、颈托固定等物理疗法缓解症状。每日10分钟颈椎米字操配合低频脉冲电刺激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中医推拿选择旋转复位手法时需由专业医师操作。营养补充建议增加维生素B12和omega-3摄入,药物方面可选甲钴胺营养神经、塞来昔布消炎镇痛,配合盐酸乙哌立松缓解肌肉痉挛。
脊髓型颈椎病出现病理反射或进行性肌力下降需考虑椎间盘置换术。当MRI显示椎管侵占率超过50%时,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能有效解除脊髓压迫。术后需佩戴颈围6-8周,期间禁止颈部旋转运动,三个月内避免提重物。手术适应证需严格把握,仅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且存在明确器质性病变者。
睡眠时选择7-9cm高度的记忆棉护颈枕,避免长时间保持低头姿势。游泳锻炼建议采用蛙泳姿势,水温需保持在28℃以上防止肌肉痉挛。急性发作期可短时间使用颈托限制活动,长期佩戴可能导致颈部肌肉萎缩。维生素D缺乏患者应定期检测血清浓度,冬季可补充胆钙化醇改善骨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