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内胆管结石要不要紧

董兆如 副主任医师

董兆如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肝胆外科

肝内胆管结石的严重程度因个体差异而异,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而部分患者则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治疗方法包括饮食调节、药物治疗和手术干预。肝内胆管结石可能与胆汁淤积、感染、代谢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腹痛、黄疸、发热等症状。

1、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能长期无症状,仅通过体检或影像学检查发现。这种情况下,无需特殊治疗,但应定期监测,避免病情进展。

2、腹痛:结石堵塞胆管可能引发右上腹持续性或阵发性疼痛,疼痛可放射至背部或肩部。轻度疼痛可通过热敷、休息缓解;疼痛较重时可使用解痉药物如阿托品注射液0.5mg肌注。

3、黄疸:结石导致胆管阻塞时,胆汁排泄受阻,可能出现皮肤和巩膜黄染。轻度黄疸可通过增加饮水、调整饮食如减少高脂肪食物缓解;严重时需使用熊去氧胆酸片250mg每日三次口服。

4、发热:结石引发胆管感染时可能出现寒战、高热。轻度发热可通过多饮水、物理降温处理;高热时需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1g静脉注射每日一次。

5、严重并发症:长期结石未治疗可能引发胆汁性肝硬化、胆管炎、胆管癌等严重疾病。此时需通过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或肝叶切除术进行干预。

日常饮食应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推荐食用富含纤维的蔬菜水果如苹果、菠菜。适量运动如散步、瑜伽有助于促进胆汁排泄,减少结石形成。定期复查肝功能、超声检查至关重要,尤其对于无症状患者,早期发现并干预可避免病情恶化。对于出现明显症状或并发症的患者,建议及时就医,根据医生建议选择合适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