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亮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科
腰椎间盘突出的微创治疗主要通过椎间孔镜技术、经皮椎间盘切除术等方式实现,具体操作需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微创治疗主要类型有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经皮内镜辅助腰椎融合术、微创通道下椎间盘切除术五种。
在局部麻醉下建立直径约7毫米的工作通道,内窥镜引导下摘除突出髓核组织。该技术对神经根干扰小,术后卧床时间缩短至1-2天,适用于旁中央型突出。术中采用特殊射频电极进行纤维环成形,可降低复发概率。手术全程在影像监控下完成,精确度达毫米级。
通过X线定位将穿刺针置入椎间盘,采用自动切削器清除部分髓核组织降低盘内压力。手术切口仅3毫米,适合包容型突出早期病例。术后需佩戴腰围4-6周,配合核心肌群锻炼恢复脊柱稳定性。较传统手术可减少70%软组织损伤。
利用激光光纤汽化部分髓核组织,使突出物回缩减轻神经压迫。手术时间约30分钟,创伤更小但适应症较窄,主要处理纤维环未破裂的膨出型病变。术后可能出现短暂神经根水肿,需配合脱水药物辅助治疗。
通过双极射频产生60-70℃热量使髓核胶原纤维收缩重构,同时灭活炎症因子。对微小突出和盘源性腰痛效果显著,属于修复性治疗。手术不需切除组织,完整保留椎间盘结构,但术后需严格避免负重3个月。
采用可扩张通道系统完成椎间植骨融合,适用于合并腰椎不稳的复杂病例。通过极外侧入路避免椎旁肌剥离,保留后方韧带复合体。相比开放手术可减少50%出血量,采用peek材质融合器可降低邻近节段退变风险。
微创术后应坚持三个月以上的康复训练,重点加强腹横肌和多裂肌等深层稳定肌群。日常保持正确坐姿,避免久坐超过1小时,睡眠选用中等硬度床垫。可进行游泳、慢跑等低冲击运动增强腰背肌耐力,负重活动需使用护腰支具防护。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控制体重减轻腰椎负荷,戒烟以防影响植骨融合效果。定期复查MRI观察椎间盘修复情况,术后1年内避免提举超过10公斤重物。